雷宁,华发投控首席科技官、华发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金融科技中心总经理。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中山大学岭南国际mba。2018年加入华发投控。
工作日的早晨,雷宁6点从深圳出发,驱车3小时穿越深珠双城的早高峰,来到珠海华发投控。每周两次的深珠往返是他的日常。从本科毕业南下广东起,雷宁就开启了这种“数城奔波”的模式。十余年间,他走南闯北,甚至迈出国门,踏西方、下南洋,所到之处,皆是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同的专业领域并没有成为他的顾虑与阻碍,反而激发他踏出坚定而勇敢的步伐,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2018年,雷宁加入华发投控(原名珠海金控集团),在全新的高度,创业开拓,用科技引领金融业的浪潮。
筑梦前行,拥抱金融科技浪潮
雷宁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码农”。2008年从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他赶上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南下广州加入汇丰软件开发公司,成为技术研发人员。
彼时,金融科技如雨后春笋一般,迸发着强劲的拔节声。金融业信息技术领域的每一次革新和应用,都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与高铁、共享单车、网购齐名“新时代四大发明”的移动支付,正是源于信息技术对金融业的变革,给社会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雷宁眼中,金融科技不仅是朝阳产业,而且是一个拥挤的赛道,他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在汇丰,雷宁从“程序猿”开始参与汇丰全球外汇交易平台的研发。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中国香港、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地游走,给汇丰在各地的分公司做系统支持及培训。
这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雷宁回忆起来感慨不已,“在印度,因为担心水源污染引起霍乱,团队的人一边工作一边受食品安全困扰;在巴西,有时半夜会遇到暴力事件……”作为国际业务的拓荒者,他不仅要带团队研发,还要稳定军心安抚情绪,自己也肩负了很大的压力。
雷宁说,在巴西九个月的外派中,从无到有,他完成了团队的组建和培养,为公司的业务提供有效支撑。随着多项研发成果的落地,巴西团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疲惫之时,他仰望着巴西科尔科瓦杜山顶的巨石雕像,回忆起创业的种种艰辛,内心却充满了力量。
在当全球飞人的日子里,雷宁爱上了极限运动,在拉斯维加斯跳伞、在苏格兰裙岩悬崖上徒步。越挑战,越给了自己不断突破潜能的自信。
来到华发投控集团,亦是源自他勇于挑战新赛道的勇气。华发集团自2012年实施“转型升级 跨越发展”战略以来,集团领导者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核心业务迅猛发展,树立国企改革的标杆。
雷宁服务过数家世界500强的金融企业,通过深耕细作,他锻炼了丰富的内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就像极限运动需要不断突破自己一样,他希望在更广袤的天地间翱翔。而华发投控,正是给了他施展能力的平台。
2020年1月18日,华发投控年会(中为雷宁)
雷宁说,“我喜欢一些新的东西,不是个喜欢守成的人。在华发投控,我有机会从金融控股集团的站位,而不是某个业务板块的角度,来思考全金融牌照的科技战略布局和落地实施,为公司、团队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喜欢这样的挑战。”
创业开拓,华发“码农”的拼搏热情
谈及在华发投控的工作,雷宁多次提到“创业”“拼”“狼性”等字眼,让人感觉他身上的闯劲和热血依旧。“加入华发之前,就了解到华发有创业奋斗的鲜明特质”,正式成为华发一员后,雷宁喜欢拼搏的个性找到了释放舞台。
雷宁记得,刚来华发投控(原名珠海金控集团)时,团队处于初创阶段,刚支撑起it运维工作。如今团队已经具备构建华发投控及旗下业务单元所有核心系统平台的能力,还储备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
作为华发投控首席科技官,在金融产业领头人谢伟总的带领下,雷宁打造了一支创业开拓、卓越交付、技术创新的金融科技铁军,“我们的人员配置、技术储备、团队规模已经达到国内中上游水平”。尽管如此,雷宁“从来不敢放松”,向打造顶级团队不断奋进。
2019年8月23号,金融科技中心深圳职场正式启用
以凯发精英体育足彩推荐的人才招聘为例,求贤若渴的华发投控,设置的准入门槛相当高,在筛选简历时相当严格。雷宁介绍道,他们看中人才的创业、创新意识,如果面试者不具备这方面的思维,可能当场就淘汰了。对人才精益求精的追求,让团队形成了“技”无止境的氛围。
雷宁说,李光宁总、谢伟总对人才素养要求非常高,由此组建起的团队,不少人都是跨业务的高手,“比如产品经理也可以做项目管理,必要时还能参与测试,或者与业务伙伴洽谈需求”。
在雷宁的以身作则下,团队成员不仅干劲十足,做事也很有方法。在项目攻坚的时候,大家群策群力,讨论起方案来经常到大半夜。时光不负有心人,一群身兼多职的“码农”,不仅漂亮地完成了华发投控以科技赋能全金融板块的工作,更打磨出了不少黑科技和“神应用”:
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上,四位ai工程师用闲暇时间,搭建了一个机器学习平台,并自行调试,调优后对光学字符的识别率已达行业上游水平。而在其他企业中,这项技术属于“发烧友”级别,往往需要几十人的团队才玩得转;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受“科技向善”的感召,两位“开发大神”不眠不休好几天,居然完成了地图、小程序、航班信息、考勤系统的全链路打通,上线了华发投控内部使用的“健康打卡”,有效提升了突发状况下的公司管控能力……
为了打造创业和创新的氛围,雷宁认为团队建设不应仅包括工作团建,更重要的是生活团建和目标团建。因此,他不仅在工作上深度参与讨论,在遇到关键问题时挺身而出,为核心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在既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拿下目标;当大家“码累了”,也会“撺掇”大家一起跑跑步、打打球,为了保持身材“还会一起吃草”,营造家庭般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
雷宁(左二)与同事参加2019横琴人寿横琴马拉松
“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创业,是我们的团队氛围。”雷宁笑道。“我们一生有三件事,喜欢做的事,能做的事,和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而我希望尽我所能,为团队成员做好服务,提供一个他们能同时做好这三件事的平台。”
科技赋能,开创金融变革新未来
工作虽然忙碌,每周在珠深双城奔波,雷宁乐在其中。但当面对家人打来的电话,以及几天不见就觉得感情生疏的孩子,他心中充满愧疚。他很珍惜每次回家的时光,总主动分担家务,和孩子分享见闻。
“想要好好创业,确实很难兼顾家庭,我会尽可能地履行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榜样的力量,我希望成为孩子心中奋斗拼搏的榜样。”
雷宁在金控领航高管培训中做课题分享
对雷宁来说,奋斗是为了实现科技赋能金融业务的变革。任正非说过,“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雷宁认为任正非的这句话放到业内金融控股集团的背景下,“听得见炮声的人”是指业务人员,“炮火”是科技,当前金融业务的迭代更新,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出了需求;而在未来,金融科技将会成为引领业务模式、颠覆业态的重要因素,“更多以前不存在的金融业务模式,将因为科技的演进而诞生。”
在时代的浪潮中,金融科技行业必定会是一朵翻腾的浪花,凝聚奔涌之力促进行业变革。
三年来,本着以科技引领变革、以数据驱动协同、聚焦业务与技术创新融合的方向,雷宁和他的团队已累计支持华发集团及旗下各类平台建设、升级项目70多个,有效支撑与赋能华发投控旗下的华金资管、华金证券、华金期货、华金普惠、产权交易等公司构建“金融 科技”双轮驱动的智慧生态圈。
展望未来,雷宁阐述了如何将“炮火”输送给“听见炮声的人”的思考和布局。“我们也正在打通华发集团内各业务板块,整合城市运营、房产开发、金融产业等内外部资源,实现金融 实体产业交叉销售,覆盖客户的综合智慧金融生活全场景。”
“我们还有很多基本功要补,现在谈‘引领’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将厚积薄发。”在科技赋能各类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雷宁和团队一方面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治理,将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沉淀在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也借助各类金融业务打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能力,在“科技引领金融”的变革巨幕拉开前,厉兵秣马,摩拳擦掌。
呼唤变革的使命感,驱策着雷宁不断获取新知与资讯。为了与全球最新的金融科技行业认知同步,雷宁养成了每月定量阅读的习惯。最近,雷宁读的是《浪潮之巅》。从这本书中,他更全面地了解科技行业的规律,了解美国硅谷创立发展的进程,了解了苹果、谷歌、facebook这些公司是怎么踩到浪潮之巅的。
他也爱看名人传记,欣赏的偶像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乔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曾攻占过许多人的签名档,也一直激励着雷宁求知若渴、踏实笃行。但乔布斯还有一句“wait for the next big thing”,则更像雷宁如今的内心独白。
雷宁希望拥有乔布斯那般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敢于颠覆的勇气,在华发这个广阔而厚实的平台上,时刻充电蓄能,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帮助自己、帮助团队、更帮助华发投控迎来“the next big thing”。